贵阳网讯12月18日,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在贵州师范学院举行《贵州文史丛刊》创刊四十周年发展研讨会和纪念大会。钱理群、沈固朝、王金会、刘江、田文*、王本朝、蓝勇、欧阳祯人、高文强、张晓芝等省内外专家学人,以及《丛刊》学术委员会部分委员、编辑委员会委员,《丛刊》省内外部分作者、新老编辑,本省部分社科期刊代表等70余人共聚一堂,回顾历史情怀,推进期刊建设,共议核心期刊创建之道。
创刊于年的《贵州文史丛刊》,是改革开放以后我省率先创办的学术期刊之一。期刊一直致力于贵州文史的发掘整理、贵州文化特点的分析研究,刊载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献与研究文章。刊名虽冠以“贵州”二字,但并非裹足一隅,所刊文章中有相当部分是全国性的学术问题。创刊四十年来,《丛刊》立足贵州本土,面向全国和世界,从文史哲、科技、教育、历法、民俗、艺术等多科学探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后刊发四千多篇各类文史研究论文、文献整理成果,联系了海内外一大群专家学者,为研究中华尤其是贵州历史文化、为本省文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文史学界、人文社科期刊界占有一席之地。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贵州文史丛刊》创刊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省*协副主席、农工*贵州省主委、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张光奇出席并讲话。他说,贵州不乏学者,更不缺多彩厚重的文化积淀,缺乏的是发表高质量文章的园地。《贵州文史丛刊》是唯一以贵州文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期刊,对贵州历史文化研究作出的很大贡献。他强调,我省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但这笔丰厚的遗产,需要我省广大的人文社科学者去发掘、整理、研究,需要更多像《贵州文史丛刊》这样的刊物来刊载、发表。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文史研究馆*组书记、馆长、《贵州文史丛刊》主编王茂爱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贵州的文化建设成就巨大。可以说,在贵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丛刊》深度参与,并担任了重要角色。”贵州师范学院*委书记石培新在会上表示,馆校合作初衷就是挖掘传统文化的育人可能,通过文史馆的资源和平台对贵州师范学院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将其转化成高等教育的教育资源,融合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
会上,贵州省文化研究馆名誉馆员、《贵州文史丛刊》学术委员钱理群发言,他希望借纪念大会重新思考地方文化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希望贵州的文化能与经济齐飞,希望贵州学人永远心怀独特的贵州自信。省文史馆原馆长、《丛刊》原主编顾久,省文史馆原副馆长、《丛刊》原主编史继忠以及省内外专家代表也先后做了发言。
当下,《贵州文史丛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历史上曾一度进入社科核心期刊行列。为助力《贵州文史丛刊》进一步成长为全国性的名刊、大刊,在当天上午举行的《贵州文史丛刊》创刊四十周年发展研讨会上,《丛刊》编辑部主任王尧礼简要报告了该刊的发展简史和现状,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副主任、教授沈固朝,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副编审、文艺学科执行主编王金会,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历史学科副编审刘江先后发言,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丛刊》学术委员、武汉大学教授欧阳祯人、高文强,《丛刊》学术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王本朝等与会专家,以及省内外同行期刊负责人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活动期间,省文史馆编印的《四十年来文与史——创刊四十周年纪念集》《四十年总目》也面世首发。陈祖武、葛兆光、毛佩奇、吴光、罗时进、张新民、王本朝、何宗美等学术名家撰写了学人寄语。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郑文丰)
一、《贵州文史丛刊》创刊四十周年纪念大会部分嘉宾发言摘要
顾久(省文史馆原馆长、《丛刊》原主编):当《贵州文史丛刊》创刊四十载之际,我仍真诚希望这份已届“不惑之年”的刊物,能成为文化老人们——特别是贵州文化老人——发表其学术意见的重要平台;成为中青年学人——特别是探索贵州文史的中青年学人——走向学术成熟的可靠津梁;成为省内外学者——主要是贵州的或关心贵州的学者——研究文史的坚实阵地。从而,使贵州的历史文化更丰满动人,更能启迪后昆。
张新民(省文史馆馆员,贵州大学教授):我自己既是《丛刊》的长期撰稿人,也是忠实阅读者,编辑部寄赠的每期刊物一到,都如同故交旧友重逢。由于有了与《丛刊》长期交往的深刻记忆,《丛刊》四十年来不断成长和发展所走过的道路,实际也与我个人四十年来学思变化所留下的足迹同步,因而我清楚地知道几代人为办好《丛刊》付出的心血,了解他们持守严正学术立场并持续发展的不易。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也是目睹几代人历尽艰辛,亲见他们创办刊物之不易,了解许多重要微妙细节的历史见证人。
《丛刊》自创办以来,国内著名大家如谭其骧、陈子展、罗章龙、萧乾、赵景深、张毕来等,都先后赐稿揭载于《丛刊》: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原田钟成、汤本国穗等,也都有重要文章刊发干《从刊》。
史继忠(省文史馆原副馆长、《丛刊》原主编):顾绍炯、覃雨甘,把他们多年的研究写成文章在《丛刊》发表,著名学者傅振伦、萧乾、张朋园、张毕来、谢孝思等也给《丛刊》赐稿。据统计,一九八零至二零零零年,《丛刊》共发表二千四百多篇文章,其中有一百四十六篇文章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贵州文史丛刊》推动了贵州文史研究,活跃了贵州学术空气,而且成就了一批专家学者。
编者是沟通作者、读者的重要纽带,对文章作较大修改一定要与作者商量,出刊后要多听取读者的意见,使作者、编者和读者形成一个“朋友圈”。陈福老身边就有许多作者,在他的启发下,*万机潜心“沙滩文化“,张新民努力钻研方志学,魇思纯原先是个中学教师,在他的启发下走上文史研究的路,著有“六千举人、七百进士”的专著。
二、《四十年来文与史——创刊四十周年纪念集》部分作者撰述摘要
*万机(省文史馆馆员,省社科院研究员):记得有位南京大学文科硕士生刚毕业,准备报考该校博士生,写了一篇论文寄来,希望《丛刊》采用我看后觉得质量还行,推荐编辑部并及时发表。因这篇文章的发表,该生不经过考试,直接保送为南京大学文科博士生。毕业后回黔在某大学任教,现已评为教授,担任某学院领导职务。
张祥光(省文史馆馆员,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四十年来,《丛刊》登载学术文章数千篇,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州地域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对《丛刊》有深厚的感情。
二零零五年,受《丛刊》编辑部之聘,成为不占编制的编辑,《丛刊》在早几年已聘*万机先生为不占编制的编辑,我是此类编辑的又一人。从此我与《丛刊》的关系又进一步。编辑部分配我看历史类来稿,每周开一次审稿讨论会。十多年来,审改用稿数百篇,不少文章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见所编审稿刊登后得到学界肯定,甚为欣慰。
林建曾(省文史馆馆员):《丛刊》不仅帮助贵州学人刊发论文,还未进一步启发贵州学者的思路,多次组织学术研讨会,如纪念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研讨会、丁宝桢研讨会都开得很成功,既宣传了贵州,也充分展示了贵州学人的实力。
也正是此类学术会的召开,促使一批贵州学人脱颖而出,贵州本地的学术队伍从此形成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内亦形成一定的影响。而《丛刊》也已经成为贵州人文社科的一块重要阵地。
谭佛佑(省文史馆馆员):文史丛刊四十年,黔中学术绣华笺。金声劲奏钩玄调,玉振平和提要篇。馆宿精书青汗纪,鸿儒翰墨艺英研。春秋一统三才合,宝典勋辉椽笔端。
厐思纯(省文史馆馆员):回顾往事,我感慨不已。在我奋斗的四十馀年间,其中的甘苦难以言表。然而毋庸讳言,我从迷茫到治学,从挫折到有所建树,无不与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及《贵州文史丛到》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丛刊》是我治学之始,是我研究贵州历史文化的开端。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无不得益手文史锫员的家交和恩师陈福桐的教诲和文史馆学术氛围的薰陶。如今我韶华已逝,老景己降,但锐气不减,壮怀激烈。我将一如既往,为弘扬贵州历史文化而倾尽心力。
编辑:胡家欢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