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猫”的天猫双11是不完整的,无论是玩到停不下来的养猫游戏,还是地铁、电梯间无处不在的“猫头”海报,总有一只“猫”会抢占你的注意力。但今年双11有一只特别的“猫”,被称为双11最有爱、最有文化的“猫”。
这是一只猫咪形状的水果叉,呆萌的外表下却有着“坚强”的内心。它选材榉木、红檀木、白枫木、黑胡桃、樱桃木等实木材料,利用传统的榫卯结构制作而成。更重要的是,它由两位非遗传承人联手打造——山西平顺县99年的“非遗二代”任宇立,“拜师”85年的湖北大冶市的“非遗二代”吴永坤所做的第一件作品。
在双11的直播活动中,人观看了他们直播,宇立做的猫咪水果叉卖出了支。两位“非遗二代”之所以能碰撞出火花,背后离不开“红娘”阿里乡村特派员林冬虹和淘宝非遗的小二刘鑫。
非遗“红娘”秘诀:门当户对
平顺县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古建,文物古迹达处,其中唐、五代时期木构建筑有3处,被誉为“中华古代木构建筑博物馆”。
去年,林冬虹经过内部选拔,成为阿里公益派驻平顺的乡村特派员,在下乡探访中她发现传统的木雕手艺也不再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平顺的奥治村也被叫做木匠村,原本这里到处是擅长雕梁画栋的能工巧匠,但如今只剩任安勤一家还在坚守着老手艺。
任安勤是平顺县的非遗传承人,大儿子任宇立跟着他学习手艺。过去几年他去全国各地四处学习,融合各方技艺,制作明清样式、榫卯结构的家具,但因家具的制作过程复杂,一年就只能生产出10多件。如何能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学习木雕手艺,把这份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继续传下去,是林冬虹迫切想去做的。
距离平顺公里外的湖北,85后夫妻吴永坤和石旦旦正在为没有人接单发愁。
吴永坤出身于木雕世家,是湖北省大冶市的非遗传承人,从湖北美术学院后,与妻子石旦旦一同经营淘宝店铺。他早已不像父亲那样继续做着传统产品,而是将治愈人心的萌趣元素,画作一个个生动的生活器具,比如木质的筷子、盘子、水果叉、饭盒等等。在他看来,非遗真正走进生活,才是传承的最好方式。
随着店铺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欢,吴永坤渐渐忙不过来,需要寻找外援的帮助。他们也找过广州等成熟产业带的工厂,最后都因为订单量太小被拒绝了。
一个有手艺少创意和生意,一个有想法有生意需要支援,林冬虹找到淘宝负责非遗业务的刘鑫为两位“门当户对”的非遗传承人牵线搭桥。一方面,任宇立可以接单为吴永坤的店铺解决产能问题,另一方面,平顺的木雕传承也多了一个向新品牌学习的机会,也可能解决更多就业的问题。
林冬虹设想,如果任宇立能带头把这个项目做起来,接下一个品牌的订单就可以解决10个人的就业问题,品牌多了之后将形成产业规模,她预计可以为从业者每月带来元的收入。
99年小伙学艺记
毕竟是平顺木雕技术的领头人,让儿子拜别人为师,任安勤也有顾虑,“儿子跟别人学真的比跟自己学好吗?”
林冬虹找到了任安勤和任宇立沟通了几次,“我觉得这个孩子眼里有光。”99年的任宇立不爱说话,一直跟着爸爸学做木雕,做过牌匾、太师椅、屏风……但唯独从未做过与自己生活有交集的东西,所以他总觉得木雕离自己很遥远,对于木雕这件事也谈不上喜欢。
但他却渴望做成一件事,得到父亲认可。任安勤很严厉,在亲戚朋友面前很少表扬儿子。“父爱总是很沉重的。”任宇立感慨,他愿意去做新的尝试。
几轮沟通后,不放心儿子的任安勤还是陪着儿子来到湖北学习。核心技术是商业秘密,从不公开,但吴永坤和石旦旦夫妻不怕被偷师,毫无保留地将技能教授给任宇立,并且还免费接待任宇立半个多月。
对于任宇立来说,这一段学习经历是跟此前完全不同。在这里需要从零开始学习使用精雕机,学习淘宝店铺的经营,学习如何让传统手艺走进日常生活。除此之外,吴永坤还向任宇立下了第一批订单——件的喵咪水果叉。
回来后,任宇立潜心研究,从早到晚都呆在工厂里不出来,每天都在琢磨产品,看着儿子的转变,任安勤也开始完全放手。但任宇立在制作过程还是经常碰到问题,需要向吴老师不断沟通请教。比如说水果叉叉子的部分如果太尖锐话容易扎到人,对小朋友来会有危险,还比如怎么把可爱的猫咪打磨得栩栩如生,耳朵、尾巴这些细节如何处理……
这批订单完成后,林冬虹和刘鑫还为他安排集中的培训。“未来他有可能融入自己的创意,因为他们家就本身具备了一定的设计能力。”从前广东、福建、江浙一带也都承接代加工订单,在慢慢接触用户和市场后,才加入设计创意,林冬虹希望平顺的木雕产业也如此。
任安勤有着同样的期盼。“他希望我成为一个‘领导’。”任安勤用非常质朴的语言表达对儿子的期望,“希望我带着村里人一起把这件事做起来。”虽然这件事还很漫长,但因为有了这么多人的帮助,任宇立起码走出了第一步。
新时代的限量版
任宇立和吴永坤的故事不是孤例,刘鑫介绍,淘宝年非遗店铺数为家。他们正在以这种互补共创的方式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王的手创”是一家刺绣手创店。品牌创始人王丹青和主理人饶勇夫妻二人均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大学毕业后,他们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数百个手工艺乡村中寻找传统民间的手工艺刺绣技术。5年时间让名贵州苗族绣娘走出大山。
因为订单量大,绣娘工作时间不稳定,通过阿里乡村特派员牵线,“王的首创”把订单带到了四川省凉山州的喜德县和岳西县的彝绣工坊。目前订单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绣娘们亲手缝制的绣品也被送往全国各地。
还有“DILILI蒂哩哩手工学堂”店铺的余颖。她从事手作首饰制作20多年,也因为产量无法自足,通过阿里特派员牵线搭桥,把订单对接到了河北省张北县。第一批产品由张北的十几个留守妇女生产完成,一上线就卖光了。
阳都草编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尹慧菊和她的儿子孟祥君则借助淘宝平台,让一个小县城的非遗草编名扬海内外。原本用来烧火的玉米叶子,被回收起来,经过手工染色、编织,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收纳筐、草编包,还带动了周边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但今年天气不好,临沂周边的玉米欠收,所以急需玉米皮的原材料。他们的需求被链接到了阿里定点帮扶云南省澜沧县。刘鑫介绍,澜沧县种植了大量的玉米,目前阿里特派员和项目负责人已经去到临沂当地考察和学习。如果一切顺利,经过培训之后,澜沧县的村民将会把玉米皮编成小辫子加工成半成品后,为孟祥君们供货。
在刘鑫看来,这些都是一举三得的事情,一是解决了淘宝非遗手工类商家供应链的痛点;二是,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使用、感受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觉得这是一种更有文化内涵的货品供应链。
目前,淘宝非遗商家中不乏年销量达到千万元的佼佼者。刘鑫觉得,通过非遗技艺制作的产品不应仅仅是博物馆的展品,或是一份报告、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年轻人不是不喜欢非遗,而是技艺制作的东西太传统和古老,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们正在通过创新“活化”非遗。他们的商品不是工业化的产物,而是具有创意和温度的限量款。
在乡下调研,林冬虹发现很多匠人围着古建筑不停打转。经打听,知道很多技艺已经失传,无人知道当时的人是如何制作的,所以只能站在建筑下面研究自学。看到这样的情形她总会很遗憾,希望现在做的事情能弥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