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不吃酸,哈欠连连口又干;两天不吃酸,饭菜不想粘,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孬蹿(形容走路无力)。一天一碗酸,体壮爬高山,一天两碗酸,长寿比南山。”这是形容贵州人喜食酸的习俗。
酸汤在贵州有数百年历史,至今仍经久不衰。精选粮食和野生香料,经过特别调制并掌握好温度,依靠自然发酵,形成特殊酸香气味和醇香口感。酸汤具有保健提神、开胃健脾、助消化、避暑排*之功效。
花样众多的酸汤
△厂家做好的红酸汤
贵州酸汤有很多种类,若以汤的质量和清澈度来划分有:高酸汤、上酸汤、二酸汤、清酸汤、浓酸汤等;若以汤的味道来划分有:咸酸汤、辣酸汤、麻辣酸汤、鲜酸汤、涩酸汤等;若以汤的原料划分有:鸡酸汤、鱼酸汤、虾酸汤、肉酸汤、蛋酸汤、豆腐酸汤、毛辣角酸汤、菜酸汤等;若以民族划分有:苗族酸、侗族酸、水族酸、布依族酸等。其中,以苗族的鱼酸汤、毛辣角酸汤、菜酸汤、辣酸汤最为常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的酸汤很有特色。一般是先加入当地特产野生毛辣角(即小西红柿)、糟辣椒和当地多种中草药,让毛辣角发酵出浓汁厚味的自然酸汤,然后用油炒香少许糟辣椒酱和原酸汤,注入清水烧开,就可以下鱼煮。*平古镇的重安江和清水江边,人们煮食酸汤鱼,一般用米汤白酸,有时也用毛辣角红酸,原汁原味不施油脂,吃的是鱼和酸汤的本味。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毛辣角酸、红油酸、小磨酸、虾酸等。毛辣角酸,酸味醇厚,色淡红而清香。
△野生毛辣角
红油酸,酸辣醇厚,色鲜红。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小磨酸,酸香回甜,色泽鲜红。独山虾酸,酸香醇厚,糟香味浓。
制作酸汤有讲究
△虾酸
酸汤在贵州人的饮食里是不可或缺的美味,也是老百姓家里常备的一种调料和家用饮料,用来烹制菜肴或直接饮用。苗家酸汤一般是装入杉木桶或瓷器缸里发酵而成。
蒸甑子饭时多放些水煮米,再把烧开的毛米汤水倒入酸汤桶里,来回搅动几下,天天搅,顿顿掺,然后放入木姜子提味增鲜,经过几天发酵,就成酸汤了。
1选坛
选用杉木做成的敞口大木桶,或者是瓷器厂生产的火色老、抽瓷好、无穹筋、无沙眼、体形美的敞口坛及有坛沿的瓷坛。
2主料
大米需用各种籼米、粳米和糯米。初次起酸汤时用糯米发酵会酸得快些,淘米水和米汤均可用,并以用米汤为多,也可单独用米下锅煮成米羹后制作酸汤。野生毛辣角在储存和烹调时,因为有有机酸的保护,所含维生素C不易遭到破坏,有利于人体健康。
3用水
最好用山泉水,生熟均可,也可用纯净水。
4密封
酸汤预制好放入坛后,可以不密闭封存隔绝空气,但须用新鲜树叶、纱布、木板等盖住,以防混入杂物、杂菌而酸败变质。
5放置
初次制作时应把坛置于火塘边,以保持合适的温度,让活性酶处于最佳生长繁殖状态,快速成酸。而泡制时因不需要产生过多的酸味,故泡坛宜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并要保持清洁卫生。
6泡制
根据所用的主料、季节的气温、装坛的方式、个人的口味嗜好而定,泡制时间一般几小时至数十天不等。
7用盐
选用咸度好、色洁白、颗粒细、杂质少的自贡井盐。
8小料
常用的酒类有白酒、料酒、甜酒(又名醪糟汁),主要起到利于盐水渗透、保持菜肴脆嫩和杀菌增香的作用,加快发酵速度。糖类有甘蔗(能吸异味,防变质)、红糖、白糖、冰糖等。此外,还有干辣椒、姜、蒜、八角、桂皮、草果、花椒、胡椒等。根据实际需要,还可加入鲜鲫鱼、葱、洋葱、芥菜、芫荽等,提鲜增香除异味。
初次制作酸汤
△用擂钵捣调料
传统的白酸汤是把清米汤放桶里慢慢发酵而成,而快速简便的白酸汤则是把淀粉放酸汤桶里发酵而成。酸汤与泡菜水、卤水一样,保存得当的话,愈存愈香。
01白酸
酸汤和泡菜水一样,初次制作时最好在邻家要来一点老酸汤作为基汤,同时加入清米汤,放置3天即可食用。一般要求加入与老酸汤等量的清米汤搅拌几下,两天以后再加一些清米汤,酸汤量就增多了,以后再不断地添加清米汤之类的新料就行了。新料可每天加一次,加量不要超过原有酸汤的三分之一。
如果没有老酸汤就用清米汤做原料,在煮大米饭时往锅里多掺一些清水,开锅后把一部分清米汤倒入木桶里,用大片的树叶或纱布盖住桶口,置于火塘边或气温稍高处发酵至出酸味。若没有这样的条件,可以在次日把桶里的米汤倒入净锅加热至50℃左右,再倒回桶里,并搅拌一下。要求每天一次,直到酸味清醇且比醋味略淡时,置于干燥、阴凉、通风、易取之处,大约一周后就可以食用。
需注意:如果每天加热一次且温度低于40℃,那么所起的酸汤就会变质发馊;如果加热超过60℃,活性物质就会开始死亡,所起的酸汤就酸不了,即使有酸味也酸得不正常。
初次制作酸汤时,若是不放在火塘边或采用次日加热的方式,而是直接在室温(约20℃)下发酵,则需要半个月左右才有酸味。另外,因季节天气和加工工艺的不同,需要注意发酵过程中的变化,如果发酵5~7天有酸败的味道而没有酸香味,那么酸汤就已经变质了,需弃之重新制作。
快速制作酸汤的原料以淀粉里所含的糖为主,起酸汤除了用清米汤外,还可用白面汤、汤圆粉汤。白面克可加2.5~3升温开水,汤圆粉克可加3~4升温开水(水温可达70℃),后面的操作与用清米汤制作酸汤相同。
02红酸
即毛辣角酸,其酸味醇厚,色淡红而清香。通常是把克新鲜野生毛辣角洗净后,放入干净泡菜坛里,再加入克子姜、克大蒜、克红辣椒、克盐、克糯米粉和毫升白酒搅匀,灌满坛沿水后,加盖放置15天即可取用。使用时从坛里取出固体原料剁碎或用搅拌机绞成茸泥即可。
03红油酸
又名辣酸,是把酸辣椒(糟辣椒)用油炒至见红色时,再加入新鲜野生毛辣角炒香出色,掺入鲜汤,加热熬制后去渣而成。
04辣酱酸
又名小磨酸,是把新鲜红辣椒淘洗干净后,加鱼肉、糯米和清水一起用石磨磨成浆,再加入大量的甜酒(或糯米稀饭),然后放入泡菜坛里密封,经发酵即成。使用时用水直接调制或浇油调制。
05鱼虾酸
鱼虾酸: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等地居多,它是把小鱼小虾和大米沤烂后,加盐、白酒、甜酒糟、煳辣椒面等拌匀,放入坛里发酵而成。食用时可用油炒或加汤调制。
06臭酸
把猪肉、牛骨、大米等熬制后,加盐、白酒、甜酒糟、煳辣椒面等拌匀,放入坛里发酵而成。食用时可用油炒或加汤调制,初次食用时就如同品尝臭豆腐一般。
想知道有关黔菜的更多精彩内容吗?
《黔菜味道》
一本书助您读懂黔菜文化
掌握黔菜技术
点击下列图片链接
立!即!购!买!
?
←
《黔菜味道》
以“酸”“辣”“香”三字概述黔菜精髓,以酸道、辣道、香道解读黔菜之道,一本书读懂黔菜文化,学习黔菜技术,是黔菜初学者的教科书、黔菜经营者的参考书,也是贵州旅游者的导吃手册。
关于贵州多样酸汤菜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
《四川烹饪》年5月刊
点击下列图片链接,直达微店
?
附年5月刊杂志目录
(精彩大放送)
从招待到服务员,我们该思考什么肖尔亚
不到西班牙不识火腿美Joel喜北
道可道肥肠道小宽
曾肥肠真肥肠小林哥
那些年我们吃过的“大兴”菜管弢
餐饮经营之台前幕后周凤翠
淮扬地区餐饮行话章倩
扫码点餐VS纸质菜单九吃
为何有的餐饮企业缺乏执行力楚剑
餐饮经营应该回归市场本质曾庆伟
以笋聚焦,开发蓝海市场王诗武
走近轻食周思君
邢露露的轻食创业路巴樵
对话邢露露:轻食的六大认知误区周思君
轻食酱汁配制及菜例邢露露
细说贵州多样酸汤菜吴茂钊杨波
烟熏卤鸭制作详解兰晓声曾章明
叙州古法鱼邹学义曹*
爆款单品鱼霸天下白少立
雪花牛肉椿芽卷付丽娟
别漾点心汇许董
春夏食材入肴给餐桌添一抹亮色熊焱李国超
在菜单中找寻春天的踪迹肖尔亚李俊杰
主打菜+特色菜给客人更多选择付丽娟
藜麦板鱼狮子头许董
市井民间出美肴周思君陶焱郭鸿飞
食品安全管理要逐层把关章国荣
食品安全管理的新一轮思考
谁是学厨路上真正的老师武红旗
藏在小巷子里的匠油师傅九吃
成都市新都区举行第二届菜品创新大赛熊焱
北方有漏鱼儿和堃
父亲的农家小菜李南平
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四川烹饪》杂志期刊
吴茂钊杨波/文眼哥杨波/图
往季「赢在后厨」活动
?
赢在后厨1~5季活动
赢在后厨6~10季活动
收看「烹艺视频」节目
?
简单味道
春节坚守
万能酱包
徽州味
剁椒鱼头
川式红油
灯影牛肉
宜宾燃面
叫花鱼
火锅鱼
豆瓣蛙
挞挞面
匠心川味
豆瓣酱
火焰鱼头
盐帮菜
长桌宴
茶肴
银丝卷
酸辣鸡
风味鸡
土火锅
访谈.曹靖
椒麻鱼
订阅年《四川烹饪》杂志
?
1.邮局订阅:邮发代号为62-50
2.微店订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