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记者从贵州省*府办公厅获悉,11月21日,省民宗委巡视员徐飞以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为主题,到省人民*府网接受在线访谈。据介绍,贵州省个民族特色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根据六普数据,我省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6.11%,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总人口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8.83%。众所周知,多民族聚居的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贵州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仍处于相对贫困状态,是全省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
目前,全省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中民族自治地方有42个,占82%;全省确定的14个深度贫困县中民族自治地方有10个,占71%;20个极贫乡镇中民族自治地方有19个,占95%;个深度贫困村中民族自治地方有个,占84%;个民族乡中有个在贫困地区,占总数86%。在年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过程中,民族地区是贵州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是全省决胜同步小康的重要环节,需要用非常之力,竟非常之功,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十三五以来,一系列放权让利支持*策措施落地,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年,我省民族地区减贫53.84万人,占全省减贫人口的44.6%,51个贫困乡镇、个贫困村退出;年,我省民族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到.2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29%,4个贫困县摘帽、个贫困村退出。
今年,全省确立了减少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万人、18个贫困县摘帽、个贫困村退出脱贫目标,其中民族地区13个贫困县和个贫困村退出,71.24万贫困人口脱贫。在民族地区实施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人口数量较少民族贫困村整体脱贫和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等工作中,有50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村中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有27个人口数量较少民族聚居贫困村整体脱贫出列;重点建设了10个民族特色小镇、10个示范廊带、个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了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个民族特色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来源*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