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雷之后,恒大的债主多得数不过来。
在此前的一篇文章里,我还收集了一些人的悲惨故事——
恒大员工周某,为了完成指标,背上万的债买了恒大理财,如今被所有债主唾弃;
恒大包工头许某,因为要不到工钱,只能自己借41万网贷给工人,半夜醒来看到60多个讨债电话;
恒大物料供应商薛某,和恒大合作八年,被拖欠万,得了抑郁症……
在上市公司里,甚至涌现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恒大受害股。
这个群体规模庞大,仅根据目前的不完全统计,A+H股就有超过30家。
它们有的是供应商,有的是股东。有做地产的,有做家具的,有做涂料的,有做瓷砖的,也有卖酒的……有的企业,因为做了恒大的供应商,过去15年赚的钱都亏没了。
恒大欠下的债,实在太多了。但这一次,它却翻身成了债主,向别人索起了债。
1
恒大当了回债主
破天荒!
这绝对是最近中国企业界难得一见的事。
从去年8月就开始被各路人马催债的恒大,这一次竟然反客为主,向别人主动出击。
事情还得从一则公告说起。3月2日晚上,上市公司中天金融(.SZ)发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中天城投贵阳国际金融中心近日收到贵阳中院的传票——
恒大人寿以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对贵阳国际金融中心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全部交易价款19.16亿元,并支付违约金2.87亿元。
工商股权穿透显示,恒大人寿正是恒大集团的子公司。根据中国基金报的梳理,恒大人寿的诉讼请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确认《商品房买卖合同》《贵阳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商务区1号楼投资协议》《贵阳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商务区1号楼租赁协议》已经解除;判令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向恒大人寿返还全部交易价款19.16亿元,并支付违约金2.87亿元。
二是判令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向恒大人寿支付资金占用费,以及支付年第三季度资金占用费的逾期付款违约金;同时判令贵阳国际金融中心退还恒大人寿已支付的专项维修基金万元;
三是判令中天城投就前述债权向恒大人寿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以及由两被告承担案件诉讼费、保全费、保全责任保险费、律师费。
这事其实不复杂。年9月,贵阳国际金融中心与恒大人寿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贵阳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商务区1号楼投资协议》等,约定由恒大人寿购买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开发的部分物业,总交易价款合计19.16亿元。
结果,贵阳国际金融中心没能按期交房,恒大人寿就把它告上了法院。
想不到,恒大有一天也会在“买房”这件事上栽跟头。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沿着这份官司探下去,有一个商业帝国已经深陷困局,在寒风中四顾茫然。
2
进退维谷的中天金融
在那场官司中,恒大人寿起诉的“被告”有两个: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和中天城投。
而在工商信息里,这俩被告背后,都指向了同一个主体:中天金融。这个官司之外,中天金融连续十二个月的其他诉讼、仲裁涉案还涉及金额16.32亿元。
这样一家官司缠身的企业,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1月28日,中天金融发布的业绩预告表示,预估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5-40亿,同比下降%-%;扣非净利润亏损24-39亿,同比下降:
%-%。
这利润,掉得着实有点夸张啊。
连深交所都惊动了,要求中天金融在2月11日前给个解释。但中天金融很有意思,到2月11日,它没有回复深交所,而是把回复时间延迟到了2月18日。
结果,到2月18日,中天金融还是没有回复,反而再次把时间延期到了3月4日。
我要是深交所,都得忍不住了:你这玩我呢?
拉胯的业绩之外,中天金融的债务也很紧张。中天金融的年三季报显示,其负债总额已经高达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86.62%。
哪怕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依然达到83%,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为0.1,合计短期债务规模达到.11亿元,占总负债的比重为24.1%,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是.3亿元。
债务扑面而来,而其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28.21亿元,其中1.76亿元货币资金还遭到司法冻结。按这个情况来看,目前账面上的可用资金根本就无法偿还债务。
何以至此?把时间拉回7年前,我找到了部分答案。
年,估计是提前看到了房地产行业下落的苗头,中天金融(那时候还叫中天城投)开始布局金融产业,并先后拿下基金、券商、保险和普惠金融等多个牌照。
让中天金融彻底出圈的事发生在年。那一年,中天金融公告称拟购入华夏人寿21%-25%的股权,交易定价不超过亿元,还付了70亿的定金。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据媒体报道,这70亿是当时中天金融手里所有的现金。这场收购完成后,中天金融将成为华夏人寿第一大股东。
中天金融的野心可见一斑。遗憾的是,事情没有按预想发展。年7月,华夏人寿因触发接管条件,银保监会派驻接管组对华夏人寿实施接管,接管期限自年7月17日起至年7月16日止。
到了年7月,华夏人寿接管期限被延长一年,结束的时间点已经去到年7月16日。
这付出去的70亿定金,严重拖累了公司资金的流动性;更重要的是,如果收购一旦无法达成,这70亿能不能拿回来还是一个未知数。当初双方的约定明白写着:
如因买方原因导致交易无法达成的,将不予退还定金。
与此同时,不知是为了筹钱还是为表明脱离地产的决心,早在年3月,中天城投的%股权就拟转让给贵阳金世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价亿元。
但一波三折,买主几经变更不说,中天城投的定价也从当初的亿,降到亿,最后降到89亿。
“卖房”不成,“买金融”也不成,来回拉锯之间,中天金融已经精疲力尽。
3
前贵州首富,转型失败
年10月10日,一份英国人给中国人做的榜单发布了。
在这份榜单里,马云还是当年的中国首富,恒大许老板还排在第二位。
偏处西南的贵州,有13位企业家上了这张榜单,排名最靠前的是罗玉平,正是中天金融的掌舵者。
这不是罗玉平第一次成为贵州首富。早在年,罗玉平就凭借95亿的身家,登上了这个宝座。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罗玉平,早年间做包工头攒下了第一桶金,并由此进入房地产行业。年-年,在拿下贵州省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