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贵州,一个拼凑起来的省份,不完整的地理单 [复制链接]

1#

贵州处在中国西南那旮旯。在中国的各个省区里,贵州挺特别,它是唯一一个既不挨着大江大河,也不靠着边,还不挨着海的省份。贵州在云贵高原的东部,可没把云贵高原东部都划到自己地盘里,这样一来,贵州的地理单元就不咋完整了,这也是贵州经济一直不咋行的一个原因。那贵州这不完整的地理单元到底是咋来的呢?

一,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咱先说说贵州省的过往。在贵州的历史长河中,有个挺神秘的古国,叫夜郎国。据学者们探讨,夜郎国的地域主要是在贵州省的中、西部,还有云南的东部以及广西的西北部。贵州这地儿啊,沟沟坎坎特别多,森林也是密密麻麻的。那为啥在这样的地方,会诞生一个古老的文明呢?

要说原因,那得是交通。贵州打从古代起,就是靠交通发展起来的。上古时候,从巴蜀地区去印度洋地区有个贸易的通道,这通道恰好就穿过了夜郎国的核心地带。在贵州发现的那些赫章可乐遗址、普安铜鼓山遗址、兴义遗址啥的,都被当成是夜郎国的遗址。这些遗址都在贵州西部,就在那条贸易线路上呢。

咱从巴蜀那旮旯到了珠江流域,得把巴蜀的东西运到西江干流上头的红水河去,这样就能靠着水运直抵广州啦。《史记》里说过:“有条道通向西北的牂柯江,这牂柯江好几里宽呢,能到番禺城下边。”“夜郎这个地儿,挨着牂柯江,江有百来步宽,行船没问题。南越拿财物让夜郎听它使唤。”

要是从湖南那旮旯去云南,可以坐船走沅江。在贵州东部呢,能进到沅江的上游,要么是清水江,要么是舞阳河,一直到水运到头的地儿,接下来就得改成陆运了。陆运跟水运交接的地方,就在清水江的上游。古时候的夜郎国在这儿弄了个东部据点,叫且兰。

在周边文化的作用和相互交流中,贵州这块地方慢慢有了一连串的古国。这些古国到最后呢,都向夜郎表示了臣服。

在汉代的时候,夜郎国给灭了,它的地盘被划成了两个郡。夜郎国北边那块地儿,划给了犍为郡,刚开始犍为郡的郡治在鳖县,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遵义,后来呢,郡治搬到了川南那块地方。夜郎国南边的那块地儿呢,就设了个牂牁郡,郡治在且兰,大概就在福泉、黄平那一块儿。犍为郡和牂牁郡的设立,那可是贵州建制的开头呢。

咱从犍为郡和牂牁郡的管辖区来瞧,差不多就能晓得夜郎国的地盘儿了。这夜郎国的疆域啊,北边到了长江,南边跨过红水河,跟交趾挨着边儿,西边到了曲靖大坝,东边呢,到了沅江上游。这么一算,面积可有40万平方公里呢!这不就应了司马迁说的那句话嘛:“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二,黔中的分崩离析

话说,西汉把夜郎国给灭了,可没能把这儿的土著豪强势力彻底清除掉。汉朝没了以后,天下乱得不行,国家也分裂了。贵州那旮旯的土著豪强发展得可快了,一个个占着山头当起了大王,各自称霸一方。他们虽说表面上接受了中央给的封号,实际上就是在那自己搞自己的,占着一块地儿。等到了隋唐的时候,贵州那边的土著势力变得更强大了,中央没办法,也只好承认他们的地位,搞了个羁縻管辖制度。

唐朝那时候,为了能把贵州那旮旯的土著豪强给管好了,防着他们闹事,就把军队安排在了长江跟乌江交汇的那块地儿,还在那儿弄了个黔州。打这起,贵州的历史就迈进“以黔制贵”的阶段了。要说古代的黔地,也就是黔中,大体上指的是沅江流域或者武陵山区。这地方在云贵高原的东边,也是云贵高原往东南丘陵过渡的地界儿。

战国那时候,楚国顺着沅江往上走,在沅江那片儿弄了个黔中郡。司马迁说楚国接着往沅江流域里头走,还奔着夜郎、滇池去了。后来呢,秦国把黔中、巫山这两个郡给占了,去云贵那边的楚军没招了,就在滇池那块自己弄了个国家,这就是滇国的由头。但是啊,这事儿好多都是牵强附会的说法。

在西汉那时候,黔中郡被改成了武陵郡,但黔中这名字没在历史长河里彻底没影儿。等到了隋唐时期呢,又有了黔安郡、黔中郡、黔州、黔阳这些个叫法。现如今啊,重庆有个叫黔江的地方,湖南还有个黔阳古城。这些个地方啊,那都是以前黔中地名留下来的痕迹呢。

年的时候,唐玄宗把全国给分成了十道,这里头就有个黔中道。要说这黔中道啊,那可是“以黔制贵”政策的一种体现。黔中道的首府设在黔州,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重庆彭水。它管的地方挺广,贵州的好多地方都归它管,还有湖南西部以及渝东南,连湖北恩施也在它的管理范围之内。

咱说唐朝那时候划分行政区划,是按照山川形便来的,这么一来,各个道就成了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对地方经济发展那是有好处的。咱再瞧瞧地形图,黔中道把云贵高原的东部整个儿给占了。这地方呢,境内有乌江、沅江这两条大河,它们把长江和洞庭湖给连通起来了,这可给黔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老大的便利啦。

在唐朝那时候,中原文化顺着乌江、沅江一路逆流而上,迅猛发展,使得黔中更快地融入到了中原文明当中。有记载说,修建四川大佛的主持人,是从黔中道的播州地区来的呢。从这就能看出,当时的贵州,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确实是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然而,贵州土司的发展阻碍了黔中的一体化进程。唐朝走下坡路后,贵州当地的土著豪强不停地相互兼并,慢慢地就有了思州田氏、播州杨氏、水东宋氏、水西罗氏等地方势力冒出来。到了北宋的时候,这四个大土司把黔中的地盘分得乱糟糟的,从这以后,黔中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地方了。

那时候,云贵高原的东部地区正加快从黔中版图里分离出去。北宋的时候,中国经济往南边转移了,南方那一片不停地在搞开发。王安石想让宋朝的地盘变得更大些,让国家收的税也能多些,就在年,派章惇去当荆湖南、北路察访,接着就对沅江流域的当地人发起了大规模攻击,目的就是把他们的土地抢过来。

章惇费了好大劲儿,在武陵山那旮旯设了四个府,还有四十来个州。这些地儿呢,都给划到荆湖北路里头了。这么一来,北宋的荆湖北路就好像有一把刀,插到湘西那块地方了。一直到了清朝,重新分两湖的地界儿,这才把湘西划给了湖南。北宋整湘西这事儿,最后使得云贵高原东边归了湖南,那黔中呢,就没了黔的发源地。打那以后,历朝历代都没把这事儿给改过来。

三,不完整的单元:贵州版图的重组

咱这么说吧,原先那黔中这块地儿啊,有好多土司呢。不过呢,这地儿东部的土司最先被北宋给灭了,那片地也被划走啦,剩下的那些就成了如今贵州省的核心部分。等元朝建立后呢,干脆把整个黔中之地都划给了湖广行省。因为黔中的重要地方早就分给湖南和四川了,所以元朝就得在黔中这块大地上重新找个地儿建座城当中心。元朝挑中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贵阳,那会儿叫贵州。

贵州城啊,在唐朝那会叫矩州。唐宋两朝的时候,它就是个挺小的羁縻州。但是呢,这贵州城的位置可不一般,它在湘滇、蜀桂交通大通道的交汇那儿。就因为这,它慢慢变成了四大土司都想抢的地儿。像水西罗氏、思州田氏还有水东宋氏,都曾经想把贵州城拿下。这些土司的头儿还被封了贵州刺史、贵州防御使、贵州团练使啥的官儿。一直到南宋的时候,这贵州城就让水东宋氏给占了。

元朝成立后,那四大土司都向元朝表示了归顺。接着,元朝觉得贵州城的交通位置很关键,就在那儿建了个顺元城,这就成了贵阳建城的起点。蒙古人不管到了啥地方,肯定会修驿道来掌控四方。就这样,从贵州城到重庆、桂林、昆明、长沙的驿道都开始动工修建了。就因为这样,如今贵州的交通布局在元代的时候基本上就定下来了。

明朝成立后,还是把贵州城当作重点,来管理黔中地区。朱元璋施行了“调北征南”的策略,让大批军队在滇黔一带驻扎下来。在行政管理方面,朱元璋把水西土司和水东土司都归到贵州城来管,设立了贵州宣慰司。在军事管理上呢,又设立了贵州都司。这样一来,虽说贵州布政使司还没建立起来,不过以贵州作为中心的区域划分已经快要成形了。

永乐年间的时候,思州田氏自己内部闹起了乱子。永乐帝瞅准这个机会,把思州土司给灭了,还设立了思州八府。接下来呢,就用贵州宣慰司、思州八府、都匀等府整合成了贵州布政使司,这就算是贵州建省的开头了。一开始啊,贵州省就是把好几个土司的地盘凑到一块儿弄出来的一个省,它的面积会因为在云贵高原进行改土归流而不停地变大。

在年的时候,播州土司被搞定了,那地方分别被四川和贵州给分走了。说实在的,明朝把遵义府划给四川,关键目的就是要把云贵高原给弄碎,这样一来,这儿的土司就很难形成啥势力了。

在清朝雍正年间,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推进得挺快,土司对清朝没啥威胁了。这时候,雍正就琢磨着咋能让贵州的地理单元变得更完整些,好把贵州的经济搞上去。就在年,雍正帝把遵义以及红水河以北的那块地,划给了贵州省,这么一来,贵州就相对完整多了。

不过呢,咱得明白,这儿说的贵州相对来说算是完整,可实际上贵州并没有恢复到以前黔中道那样的规模,它没能够单独把云贵高原的东部都占了。像湖南的西部、渝东南那些地方,跟贵州的民族结构挺像的,在那儿住着好多苗族、土家族、仡佬族之类的人,所以在文化习俗方面,它们也是比较接近的。

咱贵州的经济发展啊,被一种局面严重地阻碍着。就说吧,贵州本来需要靠乌江和沅江的水运通道,可这两条河的下游呢,被重庆、湖南给把控着,结果在贵州想找个能建大型港口的合适地儿都难。要是能把渝东南、湘西那一块儿划给贵州,那可就不一样了。贵州的经济实力肯定会大幅提升,而且渝东南和湘西的经济也能受到重视,变成贵州发展的前沿阵地呢。

咱说湘西划到湖南以后啊,这儿就成了湖南地理条件最不好的地儿了,也没咋受重视,经济老是发展不起来。可跟湘西挨着的铜仁呢,虽说地理环境比湘西还糟糕,但人家在贵州,相对来说更受重视些,经济方面表现得还算可以。在年的时候,铜仁的人均GDP比湖南西部地区的永州、怀化、张家界、邵阳、湘西都要高,这就是行政区划造成的结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