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李俊,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贵州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主要影视编剧作品有《杨虎城的最后岁月》《夜郎王》《伟大的转折》等10余部,另有专著《影视文学论纲》、诗集《五色石》等出版。读了《贵州日报》刊发的彭晓勇《我在文艺副刊的岁月》一文,尤其是其中的“编辑与作者间的温暖情谊”一段,我感慨万千。彭晓勇曾是《贵州日报》文艺部的编辑,而我,则是一个忠实的读者和痴心的文学作者。年我进入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课余时间大多在舞文弄墨,心心念念就想今后当个“无冕之王”(记者)或作家。在年代,可以说是全民爱文学,“写诗读诗是时尚,北岛舒婷是偶像”,特别是在高校,特别是高校的中文系。那时候学校给我们订阅的报纸如《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贵州日报》等是分发到班级、寝室的,不用老师说,读报、议报、剪报、集报成了很多同学的寻常事。我最爱看的、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