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藩之变中参与吴三桂等人起兵反清的各省官 [复制链接]

1#
怎样医治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6159813.html

本文系顺化军节度使原创稿件,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抄袭洗稿,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三藩之乱局势图

上两篇文章介绍了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甘肃、陕西、江西、浙江、河南、福建十省官员在参加三藩反清失败后的结局,接下来这篇文章继续介绍参与起事的广东、广西、湖北三省官员在三藩被清廷平定后的结局。

湖北

湖北襄阳总兵官杨来嘉:原郑成功部将,降清后被清廷封为襄阳镇总兵。康熙十三年(周王元年、公元年)三月,吴军进入湖南后,杨来嘉在谷城起兵反清,此后长期转战在均州、夷陵、郧阳一带,配合吴军打通从鄂西进入汉中的通道。康熙十九年(周洪化二年、公元年)二月,清军攻陷重庆后,杨来嘉率兵投降,后被康熙下旨送往北京,在途中病死。

湖北郧阳副将洪福:原郑成功部将,康熙十三年三月,在谷城起兵反清,此后长期转战在均州、夷陵、郧阳一带,配合吴军打通从鄂西进入汉中的通道。康熙十八年(周洪化元年、公元年)正月岳州失陷后,洪福在湖北百里洲率部降清,此后结局不详。

湖北竹山游击谢泗:康熙十三年三月,随杨来嘉等人谷城一带起兵反清,被吴三桂授为总兵,此后长期袭扰郧阳一带。康熙十八年(吴周洪化元年、公元年)十月,在兴安投降清军,后被康熙下旨送往北京,此后结局不详。

三藩湘赣战场地图

广东

两广总督金光祖:正白旗汉军,任福建布政使、广西巡抚、两广总督等官。康熙十五年(周王三年、公元年)二月,尚之信在广州发动兵变正式反清之后,金光祖亦剪辫参与,但随着吴三桂任命董重民为两广总督替代金光祖以及欲夺尚氏“鱼盐之利”,尚之信、金光祖两人很快便再次密谋驱逐吴周势力出广东。

康熙十六年(周王四年、公元年)五月,在获得康熙既往不咎的赦书之后,金光祖和尚之信发动兵变擒拿董重民,迎清军进入广州,正式投降清廷。此后,金光祖一直率军与两广辖区内的吴军作战,并参与了清军围困昆明的战役。三藩被平定后,康熙以金光祖曾经“从贼”,将其罢官归旗。

为清廷坐镇广东的尚可喜画像

续顺公沈瑞:正白旗汉军,清廷首任续顺公沈永祥侄孙。康熙十三年三月,耿精忠在福州起兵之后,招与沈瑞同驻一城的潮州总兵刘进忠一同反清,由此引发了沈、刘两部在潮州城内的混战。最终沈瑞部不敌刘进忠所部,被驱逐出潮州城。

沈瑞撤出潮州之后,起初在驻扎在诏安一带。不久因为平南藩都统尚之孝、广东巡抚刘秉权率部围剿潮州,沈瑞为了夺回汛地,也率部下进驻饶平参与围城。但不想刘进忠在得到郑军支援之后,在黄冈一带大破广东清军,继而又引兵围困饶平,因旗下家眷都在城内,沈瑞只得向围城的郑军大将赵得胜请降。

三藩广东战场地图

不过沈瑞投降之后,仍暗通平南王尚可喜,商议两军合攻潮州之事。刘进忠闻知此事之后,再次率部前来攻城,由于作为援军的尚之信部被郑军击退以及粮道被切断,在饶平被刘进忠围困数月之后,沈瑞只得再次向明郑投降。沈瑞投诚之后,郑经并未为危害他的性命,但是由于沈瑞降而复叛,将其爵位降为怀安侯,并迁往厦门监视居住,而后又迁往台湾。

康熙二十年(吴周洪化三年、公元年),清廷彻底平定福建之后,远在台湾的沈瑞秘密遣人联络清廷商议攻取台湾,但是不久以后此事就被与其同谋的朱友告发,沈瑞和其从兄沈珽以及在台湾的家眷都因此事而死。等到清军攻取了台湾之后,征台主帅施琅将沈瑞遇害之事上疏告知清廷。清廷为嘉奖沈氏一族,仍然准予沈氏世袭续顺公爵位,并指令沈瑞从子沈熊昭袭爵。

清廷议政王大臣会议

平南藩都统王国栋:尚可喜藩下人,仕清历任固原总兵、平南藩都统、潮州总兵等职。康熙十三年三月,刘进忠在潮州反清后,王国栋率领平南藩主力配合广东清军围攻潮州,但在刘进忠归附明郑后,郑军大举进入潮州,王国栋在黄冈、鲎母山多次被郑军击败,致使平南藩主力损失殆尽。康熙十五年二月,尚之信在广州发动兵变正式反清,王国栋亦剪辫参与,被吴三桂授为“翼勇将军”,后复随尚之信归降清朝。

王国栋降清之后,为了摆脱曾经参与尚之信反清的罪责,与两广总督金光祖、广东巡抚金俊等人多次构陷尚之信有复叛之意,并伪造尚可喜之妻信件给康熙作为尚之信反叛的证据,最终导致了尚之信被清朝拘捕。尚之信被捕之后,王国栋擅自封禁尚藩府库、贪墨尚氏府库中财宝并多次欺凌尚可喜之妻以及尚之信诸弟,导致平南藩长史李天植等人严重不满,此后李天植等人将王国栋诱杀。

广东巡抚佟养钜:正蓝旗汉军,康熙母佟佳氏族人,仕清历任陕西庄浪道副使、山西冀南道、广东岭西道、广东布政使、广东巡抚等官。康熙十五年二月,尚之信在广州发动兵变正式反清之后,佟养矩亦剪辫参与。次年五月,佟养矩又随尚之信、金光祖等人归降清朝。三藩被平定后,康熙以曾经“从贼”,将佟养钜罢官归旗。

广东提督严自明:原为明朝副将,降清之后历任四川保宁总兵、四川永宁总兵、江西提督、广东提督等官,在四川时曾隶属吴三桂属下。

康熙十五年二月,尚之信在广州发动兵变正式反清之后,严自明亦剪辫参与,并引兵攻南康,呼应吴军的江西攻势,但很快就被清军击退。康熙十六年四月,严自明在江西南安投降清军,此后被调回北京任仪銮卫仪銮使,最终被康熙下令罢官归旗。

清朝绿营兵

原任广东提督杨遇明:吴三桂故交,原为明朝守备,降清之后历任山东莱州游击、湖广右路总兵、广东新安总兵、广西提督、广东提督等职,康熙九年(公元年)五月致仕返回湖南常德居住。

康熙十三年三月,吴军攻入湖南时,杨遇明之子杨宝荫正在吴军中任总兵,杨遇明遂作为内应将常德献遇吴军。此后不久,杨遇明即病死。

平南藩左翼总兵官孙楷宗:康熙十五年春,受吴三桂札文起兵反清。清军进入广东后,孙楷宗复降清朝,后被尚之信杖杀。

清朝广东地图

广东潮州总兵官刘进忠:原南明江北四镇黄得功部下总兵马得功部将,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公元年),随马得功在芜湖降清,历任靖南藩右路镇标副将、福建中路总兵、广东水师左路总兵、广西左江总兵、广东潮州总兵。

康熙十三年三月,耿精忠在福州起兵后,以书招刘进忠一同起事。刘进忠遂接受耿精忠所颁“宁粤将军”印,汇合耿军将与其同驻一城的续顺公沈瑞部驱逐出潮州。

由于潮州是广东进入福建的咽喉,因此刘进忠起兵之后,就一直受到广东清军和尚藩的重兵围攻,由于此时福建漳、泉一带尽皆落入郑经手中,刘进忠得不到耿藩的援助。于是,刘进忠转而向郑经投诚。

郑经得知刘进忠献潮州来降之后大喜过望,授其为右提督、定虏伯,并派郑军入潮州大举援助刘进忠。得到郑军援助的刘进忠实力大增,接连在百子桥、鲎母山两战中大败尚藩主力,迫降清廷续顺公沈瑞、碣石总兵苗之秀、东莞总兵张国勋,将势力拓展到广州门户惠州境内,大有同粤西的马雄、祖泽清等人东西夹击广州之势。此后在明郑、吴周的两家的夹击之下,尚之信在广州发动兵变,囚禁其父尚可喜,将驱逐清军出广州,正式起兵反清。尚之信加入反清阵营后,在吴三桂的调停之下,将惠州让与明郑。刘进忠遂留刘国轩镇守惠州,而他本人则返回潮州驻守。

康熙十五年(南明永历三十年、周王三年、公元年)十月,清军大举进入福建后,明郑连失福建漳、泉五府。次年五月,据守广东的尚之信也发动兵变降清引清兵入广东,刘进忠面临被清军三面夹击的威胁。刘进忠权衡利弊之后,最终也献潮、惠两府降清,康熙加封其为征逆将军、征逆伯,让他率兵同清军一起收复广东、福建。三藩被平定后,清廷清算起事人员,给刘进忠安上投诚之后仍图谋不轨罪名。最终,刘进忠被康熙下旨凌迟处死。

明郑在大陆最大势力范围

广东潮州水师总兵官张国勋:正红旗汉军,其父为明末宁南侯左良玉部将。张国勋仕清历任浙闽督标副将、浙江嘉兴副将、广东广州水师总兵、广东左路水师总兵、京口右路水师总兵、潮州水师总兵等官。

康熙十四年十月,明郑刘国轩、刘进忠在潮州大破广东清军后,趁势率兵西攻惠州,张国勋在东莞投降,被郑经封为征虏将军,此后结局不详。

广东琼州总兵官佟国卿:正蓝旗汉军,康熙母佟佳氏族人。康熙十年(公元年)十一月由本旗参领升任广东琼州总兵。

康熙十四年六月,祖泽清在高州起兵反清之后,佟国卿亦剪辫参与,后又随祖泽清一起归降清廷。三藩平定后,被康熙以曾经“从贼”罢官归旗。

清平南王尚可喜画像

广东高雷总兵官祖泽清:正黄旗汉军,明末辽东总兵祖大寿之子,吴三桂表弟,康熙六年(公元年)由本旗参领升任广东高雷总兵。

吴三桂云南起兵后,派人联络祖泽清一同起兵,并授予其“亲军信威将军”、清远侯。于是,祖泽清于康熙十四年六月在高州起兵反清,并汇合马雄、孙延龄、董重民等吴周诸将连陷雷州、廉州、德庆、开建、电白等州县,直逼广州,并在肇庆桂岭之战中大破清军八旗,最终促使了尚藩的反清。

康熙十六年五月,祖泽清听闻尚之信迎清军入广东后,也选择投降清廷,并诱杀了兵败来投的吴周定海将军谢厥扶。康熙因此命祖泽清仍为高雷总兵,命其戴罪立功。康熙十七年(周昭武元年、公元年)三月,祖泽清在听闻了吴世琮在广西大破清军的消息后,再次举高、雷两府起兵反清,但很快就被尚之信的平南藩军队击败。祖泽清携子祖良梗一起逃入山中,后被清军搜出送往北京,最终被康熙下令凌迟处死。

祖泽清反清形势

广东碣石总兵官苗之秀:原李自成部将,降清后历任守备、浙江督标左营参将、广东水师提标左协副将、广东碣石总兵等职。

康熙十五年三月,苗之秀率部驻守程乡抵御明郑刘进忠部之时,副将吴启镇挟苗之秀家眷投降明郑,苗之秀无奈之下也选择归附明郑,被郑经封为灭虏将军、宣毅前镇总兵。康熙十六年六月,刘进忠降清之时,苗之秀一同投降,仍任碣石总兵,后病逝于军中。

广东碣石副将吴启镇:清廷潮州总兵吴六奇之。康熙十五年三月,吴启镇挟苗之秀家眷在碣石投降明郑,被刘进忠用为振义镇总兵。清军进入广东后,吴启镇复降清廷,后因军功升任黄冈副总兵。

尚之信影视形象

广东水师副将赵天元:尚可喜藩下人,康熙十五年二月,受谢扶厥所招,率部归附吴三桂,被封为将军。

清军攻入广西之后,赵天元率部复降清廷。康熙十八年(周洪化元年、公元年)六月,被尚之信请旨斩杀。

广东雷州副将谭捷元:康熙十四年六月,祖泽清在高州起兵反清后,谭捷元起兵跟随。康熙十六年五月,在祖泽清降清时,谭捷元再次相从。

康熙十七年三月,周军在广西大胜后,谭捷元复随祖泽清一同起兵反清。四月,谭捷元在雷州被清廷江宁将军额楚率兵击败后逃入山中,后出山向清军投降,不久即病死。

祖泽清二次反清时形势

广西

广西抚蛮将军孙延龄:正红旗汉军,清廷定南王孔有德女婿。康熙六年(公元年)代替老病的线国安为广西将军,统率原定南王藩下部众。

吴三桂云南起兵之后,康熙又加封孙延龄为抚蛮将军,命其和马雄、线国安等人抵御吴军,但孙延龄因为清廷在其和定南藩下都统王永年、副都统孟一茂等人的争权中没有偏向于他而心怀不满,于康熙十三年二月接受了吴三桂“临江王”封号发动兵变反清。此后孙延龄又自称“安远大将军”、“安远王”,向广西境内发号施令,但由于其行事乖张,不仅不容于吴三桂,连定南藩旧将马雄、线国安等人也大都不愿意听从他的号令。因此,孙延龄在反清之后,不仅不出兵攻打清军,反而出先兵攻打同一阵营的马雄等人。

康熙十六年,孙延龄经属员傅宏烈和其妻孔四贞劝说后,遣使赴江西迎清军入广西,意欲投降清廷。不过此事被吴三桂侦知,吴三桂因此派其从孙吴世琮到桂林以调停马、孙两家为名,将孙延龄诱出城斩杀,并将其首级送与马雄。

孔有德画像

广西都统线国安:孔有德旧部,吴桥兵变后随孔有德一起渡海投降后金(清),清康熙六年以广西提督退休。吴三桂起兵后,康熙封其为广西都统,命其同孙延龄等人一同抵御吴军。不过在孙延龄、马雄相继归附吴三桂后,线国安也投降吴周。此后不久,线国安即病死,其子线成仁则在康熙十七年三月斩杀吴周留守桂林的将领李弘栋降清。

广西巡抚陈洪明:仕清历任户部主事、奉天府尹、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广西巡抚等职。康熙十五年二月,尚之信在广州发动兵变正式反清,陈洪明参与其中。康熙十八年,陈洪明重新降清,最终被康熙下令流放宁古塔。

清廷广东东部地图

广西提督马雄:广西提督马蛟麟养子,历任定南藩下左翼总兵、广西提督。康熙十三年九月,马雄因为孙延龄所逼,投降吴三桂,被吴三桂授予东道都总管、怀宁公。

康熙十四年,马雄汇合广东祖泽清、吴将董重民、李弘栋等人连取高州、雷州、廉州、电白、罗定等地,直逼广州,迫使尚之信发动兵变反清。康熙十七年,在孙延龄死后不久,马雄亦病死于雒容。

马承荫:吴周怀宁公马雄之子,在马雄死后继承其麾下兵马。康熙十八年五月,清军进入广西后,马承荫率众投降清军,并配合清军在南宁城下大败周军吴世琮部,因此被康熙授予“昭义将军”、昭义伯。

康熙十九年二月,在广西清军即将进入云贵之时,马承荫再次在柳州起兵反清,因此受到清军的重兵围攻。在被清军围困四个月后,马承荫又一次降清,最终被康熙以降而复叛下旨处死。

广西左江镇总兵官郭义:南明郑成功旧部,康熙十三年九月,随马雄一起归降吴三桂,被吴三桂封为“亲军勇威将军”、秦彝伯,并率部随马雄等人进取广东。康熙十八年五月,清军广西后,郭义率众投降清军,仍被康熙授为左江镇总兵。三藩平息后,郭义被康熙下令罢官归旗。

马承萌二次反清时形势

傅宏烈:原为南明迁江知县,降清后官至甘肃庆阳知府,康熙七年因告发吴三桂意欲谋反而被发配梧州。吴三桂云南起兵后,傅宏烈伪降吴三桂,被授为“亲军信胜将军”、监军道。

此后,傅宏烈利用自己颇受孙延龄信任的原因,不停劝孙延龄降清,促使孙延龄下定决心降清,并派其到江西代表定南藩迎接清军进入广西。清廷因此授予傅宏烈广西巡抚、“抚蛮灭寇将军”之职,并命其率部收复广西。康熙十九年二月,已经降清的马承荫再次据柳州反清,傅宏烈也因此被马承荫所拘,之后又送往云南,最终因不愿投降吴周而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